六一七 决定-《逆宋》
第(2/3)页
杨延定说到:“杨大人,你让一群嗷嗷待哺,吃了上顿愁下顿,小病靠捱,大病看天的百姓讲礼仪,是否太过苛刻了些?”
“圣贤之言要遵,但咱们也要从实际出发。”
“倘百姓衣食无忧,人人都能识字,都能看得起病,如此窦大人推行礼仪是否更简单一些呢?”
窦国光张着嘴,想辩,却发现刚刚让杨延定不要钻牛角尖,如果自己的辩词说出去,同样也是钻牛角尖。
他本想说克己复礼,但发现他自己都没做到,又凭什么要求百姓?
柴宗训的治国之策被窦国光批了这么久,杨延定算是说出了他的心声。
先让老百姓过上富足的生活,才有资格去谈什么礼仪。
“窦卿家,”柴宗训问到:“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?”
窦国光说到:“皇上,臣以为,即便让老百姓富足以后再教以礼仪,也不该用杀富济贫的方法。”
杨延定当即问到:“请问窦大人,你还有什么其他的办法吗?”
窦国光辩到:“杨大人,眼下贫富差距并未大到不可调和的程度,你又何必操之过急?”
杨延定冷哼一声:“真到了那个时候,再想办法还来得及么?”
窦国光沉默了一会:“皇上,臣无话可说了。”
柴宗训扫视一眼:“众卿可还有话说?”
赵德昭出班到:“回皇上,高征税实是利于千秋之良策,臣请即刻推行全国。”
柴宗训歪着头看了看他:“小赵,前日里,你不是极力反对高征税吗?怎地态度转变如此之快?”
“皇上,”赵德昭说到:“先前臣并未能理解高征税之含义,经宣传司详细解读后,臣才发觉此实乃建大周万世基业之良策,该以最快速度推行全国。”
赵德昭不开口,柴宗训倒真打算推行全国。
但他这么一说,柴宗训倒觉得此事不简单。
发小是发小,但正因为是发小,柴宗训对赵德昭越来越有些看不懂的意思。
特别是斧声烛影之后,他对赵德昭的戒心更甚。
思虑一会,柴宗训开口到:“此事影响太甚,不如先在江南试点。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