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二 持续削权-《逆宋》
第(2/3)页
“回皇上,臣乃父皇麾下押粮官。”
“以卿之忠义,做一押粮官却也太大材小用,”柴宗训想了想:“你可愿留于汴都,做朕的黄门使?”
黄门使的职责专一负责传递圣旨,上呈奏章,李守节欲在汴梁探听消息,这个职位再好不过。
他当即跪拜:“叩谢吾皇天恩。”
李守节谢恩退去之后,柴宗训当即召来赵匡胤。
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浸,赵匡胤已放下了忧伤,只是不再像以前那般江湖气十足。
“赵卿,当日削节镇之方策乃卿奏请,朕深以为然,依卿之见,朕是否削得太操切了些?”
赵匡胤忙问到:“皇上,是否有哪个节镇敢于抗旨?”
柴宗训不答,只反问到:“依卿之见,若有抗旨的节镇,会是哪个?”
赵匡胤对到:“皇上,事关重大,臣不敢胡乱揣测。”
“今日殿上并无他人,只是朕与卿闲聊而已,卿但说无妨,朕也好提早准备。”
赵匡胤思虑一会:“回皇上,若有抗旨,首推淮南节度使李重进,重进乃太祖皇帝外甥,太祖皇帝无子,当日重进亦曾觊觎大位,只因太宗皇帝雄才伟略,重进深知不敌,所以一直潜伏。”
“先皇临终前,特地将李重进由汴梁调任淮南,便是防他有异。”
“据臣所知,重进至淮南后,多有怨言,且如今皇上登基三年,重进一次也未来朝,此次削节镇,重进若有反意,当趁此时候。”
好彩征服了赵匡胤,有他在,柴宗训很多事情皆无忧。
“卿所言甚是,”柴宗训不住点头:“除李重进外,可还有人会抗旨?”
赵匡胤又想了想:“回皇上,若说还有人反,便是潞州李筠。”
“潞州与北汉接壤,李筠常年驻守,早与北汉暗通款曲,常年养寇自重,若说第二个抗旨,当属李筠。”
柴宗训淡淡一笑:“卿可知李筠遣子李守节至汴都递交北汉约他出兵的蜡书?”
赵匡胤说到:“回皇上,此不过是李筠的把戏,他乃是想告知皇上,北面有大敌,若削他权柄,他随时可投北汉。”
这一点赵匡胤倒分析错了,所以说带着一千多年的记忆就是好。
虽然分析错,但柴宗训也可以依着他的分析出兵,不让他有疑心:“赵卿家,虽然做君父的不该怀疑臣子的忠心,然潞州之地实在太过重要。”
“况如你分析,若李重进与李筠同时抗旨,朕将两面受敌。”
柴宗训装作深思熟虑的样子:“依朕看来,你可偷偷带五万精兵于潞州附近游离,若李筠一有异动,可随时歼之。”
“皇上,”赵匡胤说到:“两相比较,李重进之危更甚,臣愿领精兵驻守滁州,随时防备李重进。”
“李重进势大,”柴宗训说到:“五万兵马恐怕不够,若调动大军,倘李重进察觉,如此正好落他口实。”
“卿且先游离潞州,至于淮南,朕需得好好参详,找个方策稳一稳李重进,勿使他与李筠同时起兵。”
且说李筠之子李守节留仕朝中,眼见他父亲虽准备举兵,但汴梁依旧安稳,且他处节镇纷纷上表谢恩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