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9章 应天府重振雄风大计-《大明:开局气哭朱元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而且,这位朱大人,哪来的这么多钱?同时开展这么多工程?”

    朱棣坐在龙椅上,笑而不答。

    因为他清楚朱寿的打算。

    他更清楚,用不了多久,整个应天府就会像沛县那样繁华!

    不!

    是更加繁华!

    除了住宅区,应天府的主要街道也在进行一系列的翻新。

    这个时代还没发现石油,做不了柏油路。

    但水泥的制造并不难。

    朱寿利用火山灰和石灰,成功合成了水泥,把整个应天府都铺上了水泥路。

    水泥这玩意儿,硬得不行,硬化还特别快。

    第一天铺上,第三天就能走人了。

    况且马车不像汽车那么重,光是马车,短时间也压不坏水泥路。

    这次改造应天府,朝廷自然也出了不少钱。

    基础设施的费用,都是朝廷掏的。

    朱寿拿着这笔钱,不仅翻新了道路,还把道路拓宽了一倍多!

    道路从双向变成了四车道。

    此外,四车道两边还预留了宽两丈的人行道。

    人行道和马路之间有凸起,防止马路上的马车轻易冲进人行道。

    还联合刑部,制定了一系列交通规则。

    比如,人不能走马路,马不能走人行道等等。

    至于红绿灯那些。

    朱寿想过,但觉得没必要。

    这个时代,即使是马车,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的。

    马车又不多,设红绿灯,还得让衙役举着牌子指挥,而且并不会提高交通效率。

    所以,朱寿彻底否决了设置红绿灯的想法。

    毕竟,这个想法对提高交通效率毫无帮助。

    反而会大大降低效率。

    不过,朱寿制定了礼让行人的法律。

    即,每个路口设置斑马线,如果有人过马路,马车必须先让人。

    等人过去了,自己再走。

    此外,行人也不允许乱穿马路。

    除了主干道,其他小巷子,朱寿也下令全部铺上水泥。

    这样一来,下雨天,小巷子也不会变得泥泞不堪。

    当然,既然修了路,就得有完善的排水系统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