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我就等你这句话。” 朱棣慢慢起身,说:“说来听听,你有什么计划?朕可不能眼睁睁看你乱来。” “计划?” 朱寿想了想,笑道:“计划还不简单!” “拉投资,微臣名下有个银行,专门给人贷款的。” “计划很简单,微臣先联系老家的老朋友,告诉他们应天府有赚大钱的机会。” “之后,您就瞧好吧!那些商人虽然唯利是图,但他们的钱能让应天府繁荣起来。” 朱棣点点头,说:“好。” 说完,朱棣起身:“那就看你的了。” …… 几天后,应天府,某酒楼里。 柳姑娘看看四周的装修,撇撇嘴说:“这应天府,也就这样嘛!” “我还以为京城有多繁华呢。” “不过,朱大人您,眨眼间,从一个七品芝麻官,变成三品侍郎了?” “大官啊!” “哈哈哈!恭喜恭喜!” 朱寿尴尬地摆摆手,说:“别恭喜我,这侍郎,我宁可不当。” “一年到头,拿那几百两俸禄,还不够我忙活的。” 李大钳这时开口:“朱大人,你找我们来,到底啥事啊?” 朱寿清清嗓子,直截了当地说:“既然老李都问了,那我就直说了。” “皇上命我改造应天府。” “皇上看了沛县,想让我把应天府也变得像沛县一样繁华。” “这就需要各位共同努力了。” “各位在沛县,在我的英明领导下,赚了不少钱吧?” “应天府毕竟是京城,底蕴和机会都远超沛县。” “相信我,如果各位愿意投资,不出半年,我保证各位赚得盆满钵满!” 众人一听,互相看了一眼。 然后笑了。 他们不是不信朱寿。 说实话,他们有今天,全靠朱寿。 没有朱寿,他们还只是小镇企业家。 虽然腰包鼓鼓,但远没有今天的成就。 如今,沛县三大户,随便一个,在应天府也是富豪级别的。 他们手里的流动资金,就超出很多人的想象。 李大钳是个实在人。 他立刻拍着胸脯说:“放心!我李大钳,出五万两银子!先建它十个住宅区!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