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朱瞻基沉思片刻,道:“也有道理。” “那你速去速回。” “放心吧,太孙殿下。” …… 数日后,一辆马车缓缓停在了朱府门外。 从车上下来的是一位打扮并不奢华的女子。 女子年约十七八。 朱寿出门即见此女。 女子对着朱寿微微一笑:“民女孙氏,见过朱大人。” 朱寿一愣。 心中暗想,这等美人,一早竟在家门口等我? 好家伙!这是哪门子桃花运? 朱寿嘿嘿一笑,走上前去,细细打量孙氏,问:“敢问姑娘,有何贵干?” “若有什么冤屈,该去衙门解决。” 孙氏浅笑,道:“朱大人说笑了。” “在沛县,谁人不知,要做大买卖,不找您还找谁!” 朱寿一听,原来是谈生意? 他笑了笑,说:“谈生意啊?哈哈!是我怠慢了!里边请!快来快来!” 孙氏听罢,内心冷笑。 第一步目标达成。 朱寿果然贪权好利。 一听说有钱赚,就像哈巴狗一样贴上来。 孙氏随朱寿进了府邸。 旁人或许不认识孙氏,但李诗诗却是一眼便认出! 孙氏脚踏院门的那一刻! 李诗诗立刻辨认出孙氏。 她的脸庞瞬间阴沉下来。 太孙嫔? 太孙嫔来朱府干什么? 想到这儿,李诗诗回头看了看身后的景雨墨。 她记起来了。 之前景雨墨就提过,太孙嫔似乎是……反贼! 似乎,太孙嫔正与景高山等人密谋着什么。 不过,没有确凿证据,李诗诗也不敢轻易诬陷皇室成员。 因此,这件事,李诗诗并未上报给皇上。 显然,李诗诗认得孙氏,但孙氏不一定认得李诗诗。 宫廷里人那么多,孙氏不可能全认识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