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朱棣闻言,缓缓点头。 沉吟片刻,朱棣说:“虽然我不知道你会用什么方法。” “但有一件事我得先问问,你需要多少银子?” 朱寿想了想,伸出十指,答:“一百万两。” “噗!” 朱瞻基一口茶差点没喷出来。 他摇摇头,笑道:“你开玩笑吧?一百万两?” “郑和下西洋才花了几百万两?你建条铁路就要一百万两?” 朱寿摇摇头:“年轻人,你别急。” “二位可能误会了。” “修建铁路是个长期项目。” “不是一两年就能完成的。” “整个铁路的建设,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。” “这一百万,仅仅是第一阶段所需的资金。” “至于第一阶段干什么,答案很简单。” “首先,我们主要研发冶炼技术,毕竟铁轨所需的金属强度,远非普通刀剑甲胄能比。” “即使是现今的红夷大炮所用金属,也不适合铁路。” “其次,还有很多其他东西需要研发。” “也就是说,这一百万两,纯粹用于科研。” “等科研成功,之后才是重点。” “我估算过,要在全国各州府铺设铁路,至少需要几十年,耗费的银两恐怕不下数千万两。” “但二位不必担心,首条铁路开通后,我们就能开始盈利。” “后续铁路开发,完全可以利用之前赚的钱进行投资。” 朱棣听完,沉默了一会。 良久,他开口:“也就是说,这个铁路项目,是对当代有功,惠及子孙后代啰?” 朱寿摇摇头:“也不能这么说,我们毕竟是商人!总不能每个项目都考虑后代吧?” “这辈子难道就不能多赚点钱享受享受?” “铁路当然也会让我们这一代受益匪浅。” “这样,皇上不是要北征吗?” “那么第一条铁路线,就从应天府开始。” “起点是应天府,经过凤阳府、开封府、顺天府,最终抵达大明北方边境。” “怎么样?” 朱棣想了想,说:“那……这得耗资多少?” 朱棣最关心的还是钱的问题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