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他知道,这个名字在此时虽不广为人知, 但他们必定听过。 朱寿坦然道:"三宝太监,郑和!" 谁人不识郑和? 但郑和不是正在第三次下西洋吗? 难道已经回来了? 在座的富商们议论纷纷。 "郑和?朱大人别是吹牛吧?他一个小小七品县令,怎会认识郑和?" "是啊,我也纳闷,郑和大人身为三宝太监,岂是这芝麻官能轻易见到的?" "对对对!" "朱大人肯定在吹牛!" 这时,另一商人道:"哎!二位有所不知!" "前几天,郑公公真的下榻于此!" "什么?郑和大人来过?" "当然!我骗你们干啥!郑和一来就去了县衙,听说是为了查什么事。" "不过,最后似乎没查出什么。" 这时,副官赵鹏突然插话:"各位,别怀疑了。" "我家大人所言非虚。" "想必大家都知道,郑公公前些时候来过咱们县。" "并与我家大人相谈甚欢,现在俩人亲密如兄弟!" "朱大人的话你们可以不信,但郑大人的话,你们还能不信吗?" 众人面面相觑。 若这话出自郑和之口,没人敢质疑。 毕竟郑和是什么人物,在场人尽皆知! 大明朝首席航海家,谁人不晓? 郑和定能看到南洋巨大的潜在利益! 这时,柳家家主,柳小姐起身道:"如果朱大人所言属实,柳家愿倾尽家产造船!" 其他人同样深知海上利润之巨! 纷纷表示:"我们也愿意!" "我也是!" 李大嵌拍着胸脯道:"既然这样,我家钱不多,造船就不凑热闹了!" "但我家可以提供人力!为这次航行护航!" "从今天起,扩大规模!招揽水手!训练水兵!" 朱寿听后连声叫好!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