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对百姓不好不行,对百姓太好,也不妥。 只能维持一个平衡的生产水平。 简言之,就是让百姓饿不死就行。 有口饭吃,百姓就会安于现状。 但若百姓富足了,他们会想什么? 他们会追求更高层次的东西。 比如,艺术。 或者…… 政治。 没错,百姓闲下来,自然会找事做。 现代人不也是如此? 人人都能通过网络、新闻关注政治。 而封建帝王最厌恶的,就是百姓太过关心政治。 至于这个问题,解决方法也很简单。 没有网络的年代,控制百姓有更简便的方法。 身为二十一世纪的朱寿,自然比在场任何人都明白。 他微微一笑,说:"郑公公言重了。" "开放商业绝非为了打击农业。" 还有一点,明代重农抑商,是因为前朝元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不重农抑商的朝代。 结果呢? 确实,元朝算是华夏经济较为繁荣的朝代之一。 马可·波罗首次到达大都时,就描绘了元廷的繁华景象。 朱寿隐约记得,元朝时期,朝廷每年税收能达到数亿两白银! 当然,税高是一方面。 最重要的是,元朝完全不限制商业。 这使得元朝与众多国家有密切的商业往来。 过于注重商业又会怎样? 没人愿意种地了。 种地哪有跑商来钱快,谁还种地? 无数作物烂在地里。 地主自然饿不死,他们有大片土地,虽不赚钱,但两手准备。 一边继续跑商,一边在家种地。 但地主种出的粮食会卖给百姓吗?当然不会,因为他们自己要吃。 即便每年略有剩余,也不多。 只会高价卖给百姓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