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4章 都督府办事-《大明:开局气哭朱元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当然,更多人是害怕被官府追究责任。

    朱寿这已经是手下留情了,如果在乡试后再来闹,别说他,连皇上也不会轻饶。

    还想做官?到时候能平安无事活着就算有能耐了。

    “请问大人,今年为何要改这么多规矩?”

    又有人发问。

    以前考生都是自带考篮,每年仅检查考篮是否作弊就要耗费大量人力。

    朱寿了解情况后,大手一挥,给今年乡试的考生全部配备了新的装备,也就是说,他们用的都是朱寿准备的东西。

    所以他减少了供应,即便是皇上来了也没话说,反正花的不是国库的钱,也不是内宫的私财。

    每次进考场还得提前一天,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搜查上。

    现在只需搜身确认身份,半天就能搞定。

    “朝廷很忙,没那么多精力来查你们会不会作弊?难道你觉得这些改变毫无益处?还是你们对好的视而不见,对触及自己利益的就激烈反对?”

    朱寿淡淡地回应。

    他做的远不止这些,提前来的这几天,他几乎改动了乡试的所有环节,唯独考场问题难以改变。

    他亲自体验了号舍,四尺深、三尺宽,他不算特别高大,在里面都感到压抑。

    白天当书桌的木板,晚上还得放下当床板,号舍还没门,秋天不冷不热,偶尔下雨,考生还得自备油布。

    在里面待上九天,简直是考验人的幽闭恐惧症。

    不仅如此,饮食几乎都由朱寿的店铺提供,虽不精致,但总算是热腾腾的一餐。

    光是这三天的开销,朱寿估算又花了好几万两银子。

    众人一时语塞,都明白这次变革对大多数人是件好事。

    他也不指望别人感恩戴德,他只是想让科举更加规范而已。

    “多谢大人解惑。”又一批考生离去了,考试九天六夜,中间特意留了三个晚上让他们外宿,就是为了照顾他们的心理。

    这时剩下的人寥寥无几,离朱寿不远。朱寿也不想再多解释。
    第(2/3)页